从直觉交易者到系统交易者

一个初入期市的交易者往往靠自己的

一个初入期市的交易者往往靠自己的直觉交易,但这种直觉又常常是一种错觉,是直觉的低级形式,他们不可能靠这种直觉获利;一个经历长期失败的交易者能够通过使用机械式的交易系统来规范自己的交易行为,从而转化为一个系统交易者,这是进步的表现,是一个失败的交易者走向成功的重要的一步;不可否认,直觉(灵感)是存在的,它是交易的高级形式,属于艺术范畴,交易大师眼中的期货交易永远是技术和直觉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

记得初入期市的时候,我常和身旁的一位同行讨论行情,但几乎每一次我们的观点都不一致,他看涨时我就看跌,我看跌时他偏看涨。起初我很不明白,同为技术交易者,为何对行情的看法有如此大的差异?后来才明白,我是趋势交易者,关心的是一段时期价格的变化,而他却是一位短线交易者,关心的却是当天或明天价格的变化。还因为我是趋势交易者,操作手法必然是追涨杀跌型的,他是短线交易者,操作手法必然是高抛低吸型的,我们的操作手法正好相反,所以对行情的看法也必然相反。后来,我不再同他讨论行情,而是找了一位交易类型和风格同自己相似的交易者一起讨论行情,这样我们的观点也就在大多数时候一致了。

没有人单纯靠技术交易,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信念系统交易,每个交易者都是一套独立的交易系统。只不过不同交易者,其交易系统有好有坏:好的交易系统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能够长期稳定赢利的体系,它是完整的,连贯的,前后一致的;差的交易系统是不完整的,间断的,前后矛盾的,因而不可能稳定地赢利。有位交易者去年听了某专家的建议做空大豆,后来大豆连续大涨,那位专家也就没了踪影,这位交易者不知所措,因为那位专家很有名气,所以他一直持有空单,最后空单被强平,损失惨重。我们且不论那位专家的水平如何,就交易者自身而言,他只是接受了专家的建议,而没有获得那位专家的交易系统,因此建仓后出了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才是他失败的根源。

胜任的交易者应该建立起自己完备的,连贯的,适合于自己的交易系统。不同的交易者拥有自己不同的交易系统,有的人喜欢用K线,有的人喜欢用形态,有的人喜欢用波浪理论等等。就拿K线来说,有的人喜欢用日线,有的人喜欢用60分钟图,有的人喜欢用30分钟图甚至5分钟图表来交易。再比如说,有人告诉你某种商品可以买了,并不代表商品价格就会有多大涨幅,你得弄清楚他说的是在什么交易系统下的买入信号,5分钟?10分钟?30分钟?还是日线?前者代表行情的级别较小,后者才代表有大级别的行情,而且预期风险和收益也是不一样的。

交易系统应该是连贯和前后一致的,这一点不仅指交易系统本身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还指交易主体——交易者,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如果你以日线图的信号入市,就应该以日线图的信号出场;如果你以30分钟图的信号开仓,也应该以30分钟图的信号平仓;但大多数交易者在根据某个交易信号入市后,往往被自身情绪和主观愿望所困扰,过早或过晚地平仓,而没有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当然交易业绩也就不太理想了。

我把交易者分为直觉交易者和系统交易者,前者是指靠自己信念系统交易的人,后者是指拥有机械交易系统的人,但这个机械的交易系统必须是经过统计学或实践证明了的,能够长期稳定赢利的系统。一个初入期市的交易者一般是一个直觉交易者,他们依靠自己对市场的体验交易,由于他对市场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有限,他们的这种直觉往往是一种错觉。比如说,在上涨趋势中,一个新手看见某商品连续大涨就会迫不急待地想去做空,被套了还要加仓,这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低买高卖的理念有关;还有些交易者看见以前K线中出现了某种看涨形态,后来商品价格也的确上涨了,便以为出现这种形态都会看涨。其实,他的这种看法是对以前的认知体系所产生的一种依赖性。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这一次”不等同于“上一次”,以往的经验不能完全成为判断现在的依据。

对于初入期市的新手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他的直觉往往导致了他的错误。在去年的铜的大牛市中,某交易者看对了方向却没赚到钱,为什么呢?原来他一直持有铜的多单,但铜价一上涨,他总认价格涨得太快太猛要调整了,于是先平了仓想等价格跌下来再买,哪知这次铜价一涨就没回头,一直涨到了三万点,气得这位仁兄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交易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而是交易者自己,我们每一次失败的经历都说明:不是市场太聪明,而是我们太自作聪明,太自以为是,我们在交易中总是被自己的主观情绪、欲望所击败。为了避免我们被主观情绪所困扰,我们可以使用机械式的交易系统来规范我们的交易活动,但即使有了交易系统,但交易是否成功还是决定于人本身,在于交易者能否始终坚持自己的交易体系。一套成功的交易系统交给不同的人操作,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人本身的因素在交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一个初级的交易者在利用自己的直觉进行了一段不太理想的交易后,便懂得自己的交易行为需要某种形式的规范,有意愿转变成为一个系统交易者,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是一个失败的交易者转化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的重要的一步。

对交易者而言,我们一切的技术分析、资金管理、风险收益比等参数的测定都是在我们大脑的左半球完成,而一切直觉、灵感却来源于大脑的右半球。如果说期货交易是一门艺术,那么艺术灵感的产生便来自于右脑,右脑具有无穷的潜能。据最新研究表明,启动灵感的地方称为“扣带前回”(ACC),ACC在大脑中处于一个被称为“认知”与“情绪”交互作用的界面,该区的上部和下部与人的认知活动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直觉(灵感)的产生是逻辑思考与情感思维激烈冲突的结果。直觉(灵感)属于艺术范畴,直觉交易也是一门艺术,交易大师在大家不敢买时买入,在大众一致看好时卖出,从当时的技术分析、交易系统的层面来看是不可理喻的——这就是直觉,这就是灵感,说不清也道不明,只能解释为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是交易的高级形式。

原创文章,作者:鑫佳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333.com/47.html

Like (0)
鑫佳鑫鑫佳鑫
Previous September 23, 2008
Next September 25, 2008

相关推荐

  • 炒外汇不要过分迷信技术分析

      等待时机时,小客户的另一大心理弱点是迷信一些技术分析,而不是服从市场本身的走势。
    外汇交易 April 1, 2009
  • 投资者提前做空美元

      昨日,欧元兑美元上涨200余点,来到1.4以上,突破了技术上的关键点位。兴业银行G7货币交易员向记者表示,目前他看好欧元等非美货币,并认为上涨行情有望延续。
    外汇交易 June 26, 2009
  • 趋势共振与相互背离

      共振与背离既是市场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表象,又是推进市场前进与发展的动因。可以说,共振与背离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市场的内在规律。因此,有关市场各因素(包括各种技术指标)“共振与背离”的辩证分析,是我们识读、解析市场的重要课题,它贯穿于市场分析的始终。所谓共振分析,即相互验证分析,是指对基本面因素及各种技术指标加以比较分析,看它们中的大部分是否指向同一方向,从而能够相互验证。背离分析总是与共振分析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它们属于同一分析课题的范畴。
    外汇交易 July 27, 2009
  • 外汇交易中寻找良好的入市点位

      俗话说,汇小流而成大海,积小聪能当大智!在外汇市场中,没有永恒的赢家,也没有一直赔钱的倒霉蛋,只有不会把握机会,错失良机的投资者。若想在汇市中能有所收获,那就必须找准价位,适时入市。那么,应该找什么样的价位入市呢?
    外汇交易 February 26, 2009
  • 趋势线使用技巧和方法

      作为外汇投资者要时时刻刻记住,趋势的正确判断是能否投资成功的关键,永远顺着趋势做投资,不要逆势而为;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而学会使用趋势线来确定趋势的方向,对于一个外汇投资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
    外汇交易 August 19, 2009
  • 当单子被套之后

    在人们投资者过程中,总会难免有资金被套的概率发生,那么当自己的资金被套牢后该怎么办呢?今天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看法。
    外汇交易 January 22, 2013
  • 外汇期权交易正当其时

    扑面而来的金融风暴,让各国货币币值大幅波动,上蹿下跳的汇率为外汇交易提供了获利空间,但由于近期美元对绝大多数非美货币都是在上涨,对于手里持有美元的投资者来说,因为
    外汇交易 December 21, 2008
  • 人民币理财盘点

      所谓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是将银行通过人民币理财产品募集到的全部资金,投资于指定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专项信托计划,实际上是一种企业通过银行向民间资本借贷的行为。
    外汇交易 February 7, 2009
  • 资金管理的六大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资金管理要具有灵活性。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
    外汇交易 July 2, 2009
  • 施瓦格风险控制9要诀

      1.当交易进行得不顺时:(a)减少交易规模;要记住,在高度相关的市场上的几个仓位与一个大的仓位一样;(b)收紧止损点;©暂缓进入新交易。
    外汇交易 April 1, 2009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