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公布前如何判断行情

方法最好都不要单独使用,而是要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我们都知道每种技术分析方法最好都不要单独使用,而是要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下面我们就来举个MACD指标背离和反压作用结合使用的例子。

  首先由于之后会有美国非农数据公布,英镑对美元而形成了一个密集成交区。但在图上绿线处,英镑兑美元在MACD指标上形成了一个顶背离,顶背离是一个较强的下跌信号(图上所标卖出点1),这是英镑兑美元下跌前的第一个信号。

  但是由于之后有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建议投资者这时还是不可轻举妄动,因为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是影响外汇走势最重要的一个数据之一。我们还是要等情况更明朗的时候再考虑作空英镑兑美元。

  此后英镑兑美元受MACD指标背离作用的影响而下跌,并且突破密集成交区(图上蓝线所标),此时又形成了一个下跌信号,这是英镑兑美元下跌前的第二个信号。再后英镑兑美元在突破下跌之后出现了反弹,而此次反弹并没有上穿支撑线。

  这时支撑线对英镑兑美元起到了反压作用,这是第三个下跌信号。虽然此时重要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因为图上已经出现了多个较强的下跌信号。我们就此可以判断英镑兑美元之后必跌无疑了。我们可以选择英镑兑美元在遇到支撑线反压作用时候作空英镑兑美元(图上所标卖出点2)。

  利用技术分析可以在数据公布之前,提前知道外汇走势的方向,这就是技术分析的魅力所在。

原创文章,作者:鑫佳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333.com/160.html

Like (0)
鑫佳鑫鑫佳鑫
Previous December 1, 2008
Next December 1, 2008

相关推荐

  • 外汇买卖基础知识

    逐渐成为继股票和债券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买卖外汇,投资者既可以赚取汇率差价,也可以将手头上的一种外币转换成利率更高的另一种外币,借此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下面是买卖外汇的一些常识。
    外汇交易 February 10, 2009
  • 加装滤波器的交易策略

    一个交易系统的调整可以说是多方位的,灵活多变的,加装滤波器(Filter)就是其中的一种。滤波器的理论来源于美国分析家Arthur A.Merrill于1977年发表的滤波摆动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滤波过程保留价格波动,并去除一些价格波动噪音,在一段时期内使买卖信号更加有效。
    外汇交易 September 21, 2008
  • [转]今天很痛 因为我爆仓了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炒外汇4个多月来,从500美元的本金,最高做到了近两千,并在两千徘徊了半个月,之后终于在今天爆仓了。感觉有点怪怪的,就像如释重负,像一个在逃犯,被抓后,反而有种解脱的感觉,虽然面对死亡,但从此我可以吃得好、睡得好了。经过半个多月的错上加错,终于使我明白了止损的重要性。
    外汇交易 January 24, 2013
  • 理财规划也有三大“纪律”

      在理财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往往只关注投资规划中的风险类产品(基金、股票、黄金、外汇等),普遍认为赚尽量多的钱就是理财。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潮起潮落,很多投资项目都是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如何正确把握越来越贴近我们生活的金融理财呢?交行铁道支行营业部理财经理刘海建建议,不妨注意一下理财规划的“纪律”问题。
    外汇交易 May 13, 2009
  • 美国第二波金融危机可能性降低

      国信证券近日对高盛、摩根斯坦利等6大金融机构的2005年以来的各季财报进行审视,认为驱动因素弱化,美国第二波金融危机可能性降低。
    外汇交易 February 13, 2009
  • 外汇交易中资金管理的7条黄金准则

      许多人认为只要找好一个好的进场点,就是成功的关键。其实那只是一个成功交易的一小部分。运用正确的资金管理手段才是成功交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股票,期货,还是外汇,成功的交易员总是把正确的资金管理方法列为赚钱的头条原则。
    外汇交易 February 6, 2009
  • 外汇超短线操作精华技巧

      要想在买卖中盈利,只需做到遵守纪律,能在恰当时战胜本人的个性弱点和人性的共性弱点就可以了。
    外汇交易 February 26, 2009
  • 炒汇经典解套战法

      解套,就是在套牢后用各种方法扭亏为盈,或者将亏损减至最低。解套的本质,可以归结为摊薄成本,一旦成本低于零,则视为解套成功。
    外汇交易 September 30, 2009
  • 外汇投资的几个原则

      1 用闲置资金投资。因为是闲置资金,和自己的生活无关,即使是有些损失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这样才不至于在出现损失的时候阵脚大乱,连连出错。
    外汇交易 December 1, 2008